10月23日,星期二,我校青年語文教師徐海華老師在高一(1)班為大家呈現了一堂構思精巧、對接高考的《荊軻刺秦王》細節(jié)動作描寫講解公開課。
一般來說,在高中語文階段,針對高三的系統(tǒng)復習工作最早在高二下學期才會開始展開。但是到那時,由于高考的日益臨近,各科的教學壓力都越來越大,給高中語文的復習時間也會越老越少。同時,高三語文的復習課由于著重強調考點復習,所以相對較為枯燥。所以如何既能照顧到高考考點實現高效復習,同時又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像高一時的語文課堂那樣“活色生香”,是擺在每一個高中老師面前不得不解決的難題。而擁有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的徐老師則在這堂公開課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高考復習可以細化在高一每一篇課文的學習中。
首先,她以幾節(jié)課之前所著重分析的荊軻人物形象作為導入,提出問題,引出本課細節(jié)動作描寫手法的作用。在正式進入手法的講授后,徐老師又適時給學生出了一個關于運用此手法的填空題,讓學生進行實戰(zhàn)演練,在具體的應用中探析此手法的妙處。
最后,在課堂的收尾階段,徐老師再次以一道詩歌鑒賞題的高考原題進行最后關于這堂課教學重點的再次強調,從而也達到了這堂課的另一個亮點,實現與高考的無縫對接。
課后,大家就這堂精彩的公開課展開了十分熱烈的討論,在徐老師講述了她的備課過程及構思思路之后,語文組其他老師紛紛發(fā)言,互相分享對于這堂課的看法和收獲,對該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高一語文備課組組長聶紅珍老師認為,這堂課既回顧了初中內容,又在立足課本教材的基礎上,實現了高考考點的內容擴展,講解時深入淺出,旁征博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可見徐老師對于教材本身鉆研很透徹。
語文組袁校助則夸贊道,一堂生動成功的課要滿足三個維度:有料,有笑及有效,而徐老師這堂課就完全滿足了這三個維度。尤其是在有笑這個點上,一般老師都把知識點講解作為課堂重點,未免有些嚴肅有余,而徐老師的課堂輕松活潑,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從被動到感動到主動,課堂上有興奮點,教學效果顯著!
李定平校長也對徐老師贊不絕口,認為徐老師備課充分,鉆研教材深切透徹,并且能課內外勾連遷移,給學生有益的思想啟迪,課堂和教師的個人魅力融為一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雷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