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的改革,直接影響到課程教學的改革。為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yè)技術水平,深化課程改革,改進教學方法,做好“三新”背景下的高考備考工作,11月16日上午,九江三中高三化學備課組在鶴問湖校區(qū)求是樓三樓集體備課教室開展“三新”研討活動。校黨委委員、副校長袁世明,教務處主任江波,教科研處主任曹榮星,高三年級部主任徐中兵,高三年級部副主任江東升,第四黨支部書記汪剛到場指導。高三化學備課組全體教師參加活動。
活動中,袁世明作了總結講話。他肯定了年級部及備課組對“三新”研究的高度重視,贊賞了備課組老師們樂于分享的精神,同時也對備課組老師們做好備考工作提出了三點建議:深鉆教材,著力夯實基本概念;深研考情,科學預測高考方向;深度合作,共同提升學科階位。
江波則表示教學應始終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貫徹引導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緊扣高考熱點,圍繞新教材新考點新理念開展。建議教師們要加強課標的研究,找準靶心,備課組內(nèi)要多聽課、多請教,要加強交流,互通經(jīng)驗教訓。
曹榮星提出新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們要立足教材、研究教材,先走好“教教材”這條路,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徐中兵叮囑了在高三復習中,要研究課標、吃透教材,要定好內(nèi)容、抓住考點,要夯實基礎、提升能力。
活動伊始,李林老師作主題為《解析新教材,瞄準新高考》的專題講座。他以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物質的結構與性質》為例,從教材編排、呈現(xiàn)方式詳細剖析了新教材,深刻解讀了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的課標要求,結合實例,深入淺出地分享了在教學中落實新課標的具體方法。最后,李老師通過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的分析,總結出高考命題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并對“三新”背景下的高考備考提出了建議。
活動過后,全組老師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交流,紛紛發(fā)表了對“三新”的見解和感受,形成了共識:要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著眼新變化、探討新教法、實現(xiàn)新作為,用自己的教學實踐讓“三新”落地開花。
(撰稿:黃夢 審稿:殷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