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巴掌也能拍響
她從小就與眾不同,因為患小兒麻痹癥,走路都十分困難,自己非常悲觀憂郁,醫(yī)生叫她做一些運動,說可能對她恢復(fù)健康有益,她就像沒聽見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自卑和憂郁越來越重,她甚至拒絕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一人例外,鄰居家那位獨胳膊的老人卻成為她的好朋友。老人是在一場戰(zhàn)爭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樂觀,而她也十分喜歡聽老人講故事。
一天,老人用輪椅推她去附近一所幼兒園,孩子們動聽的歌聲吸引他們。當(dāng)一首歌唱完,老人說道:“我們?yōu)樗麄児恼瓢?!”她吃驚望著老人,我的胳膊動不了,你也只有一個胳膊,我們怎么鼓掌啊,老人對她笑了笑,解開襯衣扣子,露出胸膛,用力拍起胸膛。。。。。。老人對她說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樣可以拍響,你也一定能站起來。
那天晚上,她讓父親寫了一張紙條,貼到了墻上,上面這樣寫一行字“一個巴掌也能拍響”。
從那以后,她開始配合醫(yī)生做運動,無論多艱難痛苦,她都咬牙堅持著。終于有一點進步了,可以靠著支架挪動,于是,她又以更大努力來追求更大的進步。甚至父母不在時,她自己仍然拄著支架試著走路,蛻變的痛苦牽扯到筋骨,是常人難以忍受的疼痛,她一直堅持著,她相信自己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行走,奔跑。因為,她要行走奔跑。
11歲那年,她終于扔掉了支架,并錘煉了堅強意志。但她并不滿足。她又向更高的目標(biāo)努力,開始練習(xí)打籃球和田徑運動。
1960年,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的奧運會女子100米跑決賽中,當(dāng)她以11秒18第一個沖到終點時人們都不由自主站起來為她喝彩,齊聲高喊著這位美國黑姑娘的名字:威爾瑪﹒魯?shù)婪颉?/SPAN>
那一屆奧運會上,她成為當(dāng)時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一共摘得三塊金牌,也是奧運會上第一個黑人女子百米冠軍。
一個人要創(chuàng)造奇跡,是要經(jīng)過千辛萬苦的努力,特別是條件不如別人時,更要有毅力,心存希望,不斷攀登,心中的目標(biāo)一定會實現(xiàn),關(guān)鍵的是要不放棄。
(摘錄自《教育故事叢書》)